哈喽,又到了小编为大家解惑时间,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根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高教司围绕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做了十件大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资料和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我们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开学率高达48.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表示,中国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根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高教司围绕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做了十件大事。
一、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四回归的基本遵循、以本为本的时代命题和三不合格、八先的基本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形成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压倒性态势。
二、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通过大力发展四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形成复盖所有学科类别的中国特色、世界级一流本科专业集群。首次认定612个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项目,增设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领域需要近400个专业点。增设外语非通用语言等不足专家,基本实现一带一带沿线国家语言全权复盖。
三、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根据抓住底线,留下空间的原则,发表了复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的标准,涉及全国高中56000多个专业点,为高中开展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提供了依据。
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分两次认定发表了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在线数量急速增加到8000多门(年增加量4800多门),学习人数超过1.4亿人(年增加量8500万人)。认定首批105个国家虚拟模拟实验教育项目,发布世界首个虚拟模拟实验教育项目集中展示平台,实现在线实验,虚拟实验。
五、选择高等教育国家级教育成果奖。
评价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人才培养体系重建与探索实践两项特等奖,50项一等奖和400项二等奖,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六、成立新一届高等学校教学辅导委员会。
成立了复盖92个专业类和课程建设的151个教育指导委员会,雇佣了5550名委员。引导新一届教育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参谋咨询、指导领导、团结团队、监督推进的重要作用,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七、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会。
全国2278所大学的265万大学生积极参加,实现了地区、学校、学生类型的全权复盖。全国最大的有温度的思政课和热情的创新课,组织了31个省(市、区)的70万大学生、14万队参加了青年红色梦想之旅活动。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支海外队在同一个舞台上竞技。推进高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
八、发行新时代高教40条,抓住本科教育秩序。
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瞄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本科教育工作会后,教育部全面整顿本科教育秩序,淘汰水课,建立金课,取消清考,推进高中切实加强教育过程管理,抓住本科振兴的各项措施,抓住实效。
九、研究制定六卓越一拔计划2.0.
与14个部委、16个部内司局共同制定六优一拔计划2.0.以开拓、增量、质量提高、创新为重点,制定复盖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优秀人才培养领导计划,探索中国模式,提供中国方案,确立中国标准。
十、召开首次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发展工作座谈会。
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坚持走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瞄准服务领域,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突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核心,从新建走向新型建设发展之路,建设神形兼备的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根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高教司围绕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做了十件大事。所谓人多力量大,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有什么更好的见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猜你喜欢